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3节 (第5/5页)
,长平侯府的命运便不知在何方。 如今若是能册封沈氏女,倒也不失一种告慰英灵的方式。 于是众人齐齐赞同谢珣的想法。 毕竟之前沈绛身份之事,并未闹大, 哪怕韩氏和霍贵妃联手做局, 想要坐实沈绛卫氏余孽的身份, 可是却因阿鸢而功败垂成。 永隆帝似乎害怕旁人提起卫氏旧案, 竟将此事压了下来。 是以除了当日知晓真相的人之外,旁人都以为沈绛是因为沈作明而离开京城。 所以朝臣对谢珣的提议,并无异议。 永隆帝未当场表态, 只是在众朝臣告退时, 将谢珣留了下来。 “你可知你方才之提议,实乃罪大恶极。” 永隆帝脸色阴沉, 显然是不悦谢珣的主张。 虽然永隆帝未杀沈绛, 饶她一命, 但她的身份始终存疑。 谢珣居然还敢提议, 册封她为郡主一事。 谢珣并未露出惧怕的神色,反而淡然解释道:“圣上息怒,微臣以为沈侯爷身死殉国,理应厚待其后人。” 永隆帝怒道:“沈氏后人,并未只有沈家三女一人,沈氏嫡长女身份亦是尊贵。” “微臣之所以提议册封沈氏三女,一是因为沈侯出事,是沈家三女亲自前往边关,收殓沈侯爷,如今西北大营虽表面平稳,但失了主帅,将士岂能不人心浮动。沈绛目前便在边关,册封她有利于安定军心,。二则卫氏余党兴风作浪不断,此番册封沈绛,便是彰显皇上对沈侯的厚爱,以可避免日后有人再次利用沈绛身份作祟。” 果然上首的永隆帝,在听完这番话,果然面色平静,不复刚才的怒气冲天。 皇帝一直揪心西北大营,如今外敌环伺,若是边关不稳,便会引发滔天后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