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8节 (第2/5页)
女,这些天也是多次出入郢王府,所以王府的人待她极为客气。 姚寒山入内换了一套衣裳,还做了易容,贴上胡子,连肤色都变成了棕色,完全变成了赶车的马夫,而不是一个文人。 两人一路回到马车,阿鸢上车前,突然问:“先生,小姐没事吧?” 姚寒山望着她殷切关心的神色,如同陷入沉思,许久,他低声问:“阿鸢,你可还记得当初我救你的情景?” 当年先生救她…… 这一句话,仿佛将她与姚寒山都拖入了记忆深处。 那或许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情。 黄河潮汛,沿江两岸流民成灾,衢州虽不算繁华重镇,却因离河道极远,并未受灾,因此不断有难民涌入。 衢州到底是小城,哪里经得住这么多流民,因此官府便闭了城门。 那些流民就只能在城门外祈求,哀鸿遍野,路有饿殍,沿途的官道早已经成了人间地狱般的场景,饿死的、病死的、奄奄一息尚存着一口气的,空气都漂浮着恶臭难散的臭味。 沿途的草地、树皮,早就被扒了个干净。 那年姚寒山出城归来,他在衢州已住了许久,一直等着沈家的小姑娘长大。 他与沈作明约定,待沈绛五岁时,便由他授以诗书。 姚寒山走南闯北游历天下,这等场景,哪怕见过,每次都还是触目惊心。 城里的官府怕这些流民饥荒,每天都还是会施舍一些粥食,可是这么多流民,一个小小府衙又能给多少粥。 年富力强的,尚且能争得一口活下去。 那些老幼妇孺,便是抢也抢不过,争也不了争。 姚寒山的马车正往城里走,他没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