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4章 战后 (第3/5页)
。部分士兵留在闽西,或者去了琉球,做工、务农,比当兵过得好多了;另一些人则拿着路费回老家,当然决不是一去不回,而是把留在家乡的父母妻儿接过来,到汉国管辖的地区生活,这里和蒙元屠刀下的家乡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随着起义士兵的扩散和汉国方面的有意宣传,两浙闽广的新附军,每个人都非常详细的研究了政策,有的人准备临战起义,有的人准备到时候胁迫长官阵前反正,还有聪明人干脆找个空子溜之乎也,带上家人投到闽西去……最后甚至有喝兵血喝成了精的新附军万户,派人到闽西来打听,能不能暗中把手下的士兵送过来挖煤,从中克扣劳务费?得知汉国人除罪犯之外一律自由,不承认过去的人身依附关系,史上第一起“人蛇偷渡案”,才灰心丧气的宣告失败。 元兵退却,带来的破坏显而易见,两万蒙古武士埋骨同安,可至少有三万民军倒在了鼓鸣山阻击阵地,梅州、蕉岭关、同安、汀州守军的损失也极其惨重,各地郊外没来得及转移的百姓,被元兵杀害的也以数千计。 闽西、粤东的百姓们,终于从蒙元屠刀之下得到了暂时的喘息,收敛战死者、清理坚壁清野时污染的水源、重建被元兵烧掉的村镇、在马蹄践踏得一塌糊涂的田地间补种秧苗……官府则抚恤百姓遇难者、对立下战功的将士论功行赏、处理俘虏善后事宜,各种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掩埋了亲人,建好了房屋,擦干了泪水,播下了新的种子,也就播下了来年的希望,闽西粤东百姓,以特有的韧性,展开了比赛似的重建工作。同时得益于高薪汉军的到来,漳州等地出现了市场繁荣的景象,另一方面,琉球最新生产的小玩意,什么铁制的锅碗瓢盆,顶针、钢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