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1章 新与旧 (第2/5页)
初还往府邸中走动的那些儒生文士,如今还有谁上门呢?恐怕都去应大汉的考,做大汉的官了吧!只有邓师傅,两年来不离不弃,一直陪伴在身边…… 但现在,还是学旧儒的时代吗?早慧的赵昺,记忆中无比深刻的是差点送命的崖山海战,蒙古人的攻势一浪接着一浪,大宋的战船一艘接着一艘倒下桅杆,陆丞相抱着自己投入了大海……幸得大汉来援,被救起来后亲眼看到汉军炮火雷飞、战舰穿梭往来,貌似强大的蒙元水师,在大汉海军面前不堪一击,那些强凶霸道的鞑虏,就像下饺子似的被打下海中! 所向无敌的坚船利炮,在赵昺童稚的心灵中刻下了深深的印痕,击败大宋的蒙元,在大汉海军面前却是樯橹灰飞烟灭,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相信天命在汉而不在宋。要不是这样,为什么比自己聪明,七岁就读完了论语,更比自己血统高贵的哥哥赵昰,死在了蒙元追击的谢女峡? 后来到了琉球,见到了南洋数十个岛国对大汉伏首称臣的场面,见到了那些神奇无比的水车、高炉、捕鲸船和起重机,赵昺就更加确信自己的想法。 如果能学习怎样铸炮、造船,说不定还能亲手替哥哥报仇呢!至于这些旧儒学,赵昺真的连一个字也读不进去。 但有什么办法呢?他母亲杨太后整天呆在佛堂里,超度早夭的哥哥、亡故的父亲,也替被蒙元捉去的另一位皇帝哥哥赵显、祖母谢太后和大娘全太后祈福,府内外的事情就托给了邓光荐处理。 而邓光荐为人最是古板,当年崖山之战最紧要的关头,陆秀夫都准备抱小皇帝跳海了,他还按部就班的把那天的课程讲完了,才退出官舱。试想到了风平浪静的琉球,他又怎么肯对赵昺放松几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