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6章 悲情下的生活 (第4/5页)
的头颅,张世杰则一马当先,砍断了汉jianian堂弟的张字大旗,直接导致了敌兵的节节后退变成一场无可挽回的大溃败。 故而兵部签发了嘉奖令:大红色的缎子面儿,“荣誉证书”四个绣金字,打开内页,“张世杰在鼓鸣山战斗中,奋勇杀敌、率先夺旗,荣立一等功一次,特发此证以资鼓励。兹令,兵部长侯德富。” 女婿苏刘义也有一本,同样是一等功,拿着证书,翁婿俩倒不晓得该怎么办才好了。立功受奖倒也罢了,毕竟是自己出了力的,妙高山脚,张字大旗往地下一丢,九拔都战败一吼,新附军就呼啦啦的跪地上请降,这份功劳,什么奖励都当得起了。 嘉奖便罢,可提拔为排长的通知也跟着来,这就让人为难了。张世杰家中颇有资财,苏刘义更是了不得,苏东坡后人,原名一侯,德化县人。他长习骑射,熟谙武略。性慷慨豪爽,平生忠肝义胆,诚以待客,常能温恤贫困乡邻,人皆乐与交游。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元军迫近临安,进行危在旦夕,下诏天下忠臣义士勤王,苏刘义集乡民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况吾祖世食宋禄,正宜精忠报国”,于是十万人随他从军,“一呼十万”,因此闽西之地皆称苏刘义为苏十万,毫不夸张的说,苏刘义跑回老家去,扯着嗓子喊一声,就能再拉起十万农民军。 这样的身份地位,汉军中当一小卒,别人只说你是赌气,故行怪异之举;但真要做军官,岂不是忘了旧主,贪图富贵?虽说新儒学上,忠于民族胜过忠于一家一姓,可张、苏二人当了几十年赵家忠臣,一时半会,还有点转不过弯来。 “管他的!”苏刘义朝岳父大人拱拱手,“老泰山,自投到军中,我看呐,他们还真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