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 (第3/4页)
都有。 就是这些人将一项技术从概念提出到成功应用在量产列装环节之间的过程给闯过去了。 萧如薰提出的目标,萧如薰提出的方向,他们将之牢牢记住,朝这个方向努力前进,并且得到了相当的成果。 甚至萧如薰随口讲起来的蒸汽机的概念,稍微形容了一下蒸汽机的原理,居然也有几个匠人记在了心上。 之前萧如薰去视察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几个匠人正在捣鼓蒸汽机,搞得有模有样的,随口说一些重要的零部件萧如薰都听不懂。 先人不比现代人笨,他们只是缺乏时间和条件。 这些人萧如薰是不允许陌生人接触他们的,因为他们掌握对大秦很重要的技术,尤其限制了他们的对外交流,他们也签订了保密条约,愿意守住秘密不和陌生人往来。 实话说起来,只要他们所掌握的一些核心技术不被得到,你尽管仿制,你尽管尝试,十年之内你能成功量产列装算我输。 十年以后,你确定那些匠人不会被大秦挖走?你确定你的国家还会安然无恙? 大秦改良的鸟铳生产技术,弗朗机铳和红衣大炮的生产技术,威远将军炮和开花弹的研究,哪一样不是无数匠人日夜不眠潜心研究实验换来的? 你说量产列装就量产列装? 小国和大国在体量上本就相差得老远,行政水平和政权强度也相差甚远,资金投入更是天壤之别,对匠人的重视程度也远远没有大秦这样的地步。 大秦的匠人在大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