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抚 (第2/5页)
成正比,一个皇帝名号只是大义名分而已。 一个年收入四十二两白银的五品官僚,要积攒数万白银的家产,就算他是神仙,不吃不喝,又需要多少年? 既然没有这样的年份,这个钱是从何处而来的? 朱翊钧恼怒啊!他恨啊!他气啊! 他怨自己不知道啊! 给官员定低薪是王朝帝王驭下的手段,不仅是财政艰难之下的无奈选择,也是重要的权术,不是每一个王朝都像大唐一样四方来贺富的流油,也不是每个王朝都和大宋一样钱多多。 大明朝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富裕。 受制于政策因素,对外从不妥协,从开国到灭国,几乎年年有战,军费支出庞大,朱元璋时代还能用卫所兵制给财政分担一二,越往后,卫所兵制崩坏,就越难给财政分担,到后期,明军百万,皆需朝廷提供军饷和军费。 这就意味着明朝每年的收入都有相当一部分是留给军队的,没有别的方式可以给予补贴,剩下的都要用来给各处补缺补差,结余甚少,寅吃卯粮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明朝商税又极低,开海通商这种事情又无法成为常态,经常受到掣肘,不能像两宋和大唐那样大开国门赚取外汇,唐宋通过海外经商赚取大量外汇补充农税的不足,而明朝大部分时期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给官员定唐宋那般的高薪,难免又要走回宋朝极端高薪之下的冗官困局,而且还没有那么多钱,搞不好国家财政还要崩溃,出身微寒的朱元璋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