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边 (第3/4页)
贯沈鲤等人接连看过急报,内阁大佬们已经将发生在大同的紧急事件了然于胸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位和赵志皋的身上。 之前,梅国桢上书请求朝廷调拨更多的粮食支援土默特部抗灾,安抚其心,使其继续为大明守边,并且提出土默特人一旦饿到极点,就不会继续忍饥挨饿坐以待毙,而是会南下寇边求取生存。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背叛,而是求活。 梅国桢再三强调,严寒时节北虏南下几乎是一定的,在三娘子的带领下,土默特人为大明戍边十数年,大小战役不下三十次,为大明减少了多少军费消耗。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万不可以一般的蒙古部落来看待,千万不要因为一点粮食就失去了这个战略战术上都极其重要的盟友。 赵志皋持支持意见,力主将漕运粮优先供给给大同和土默特,安抚土默特人之心,使之继续为大明戍边,减少大同和宣府二镇的压力,确保严寒时节北虏南下的时候,土默特站在大明这边,为大明而战。 而张位则拼死力争不许,一定要让漕运粮优先供给给京畿百姓,理由也很充分。 京畿百姓饥饿者甚众,现在去北京城外看一看,是饿殍遍野,若是再不派发粮食安抚,怕是蒙古人没有打进来,这里的百姓就要闹事了,这可是帝国首都,国家颜面。 一旦发生民变,大明颜面何存? 赵志皋当时就大怒——你把粮食不给土默特人就算了,连九边将士都不给,万一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