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妙棋 (第3/6页)
更何况西单这地界,到底值多少钱,其中有多大油水,只要经过这个年代的人都知道。 其实国营商店是排在受益者首位的。 像改革开放之后的西单商场,那就是京城首开先河,把商铺对外出租的祖宗。 由它首创的“引厂进店”模式成为了后来几乎所有商场效仿通用的经营方式。 也正是因为这个,西单商场才会成为京城第一家年销售额过十亿的单体店。 至于其他形形色色的“小地主”就更多了。 实事求是的说,当年像什么百花、劝业场、民族大世界、华威大厦这些地方,真正有钱的,幸福的,可不是天天辛苦出摊儿练摊儿的商户。 而是第一批先到先得,有幸在这里落户的个体户。wap..OrG 这些人干的挺早,应该说充分享受了时代的红利。 一开始赚钱比较容易的时候,他们就自己干。后来慢慢到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时候,他们就把摊位转租给更能干的人了。 不但照样能吃香喝辣,还免得自己干活呢。于是摊位转租的市场就这么形成了。 但要说比他们还精明的,其实倒是那些后来后到,却敢于从他们手里签长期合同,把一大批摊位攥在手里的人。 正是这些人发明了“转租费”和“顶费”,也是这些随行就市当二房东的人,导致摊位费步步高升,反倒成了一种投资品。 不夸张的说,在华威大厦“韩国城”最火的时候,一个2x3面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