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开口子 (第3/6页)
我回头找人把铺面房收拾一下,再找宋国甫给您批个营业执照就成了。 “粮油那边您也不用担心。别人或许会为‘特殊粮油本’上的‘特殊’二字发愁,觉得朝不保夕,咱不用啊。凭我跟宋家的关系,这点事儿绝不成问题。您就放心干吧。就这么一小小的‘悦宾饭馆’都能火成这样。咱还能亏了?” 他可没想到啊,老爷子没那么好糊弄。尽管有些他知道的事儿啊故意没说,可洪禄承竟然自己一针见血指出了关键。 “你呀,太乐观,太绝对。凡事只看眼前,这就是年轻人的毛病。我告诉你,什么事儿都不可能一往无前,必有反复。而且‘官’字两张口啊。真变了怎么办?” “你别不信。是,私营买卖是有不少好处,可也有不少坏处。现在需要它,怎么都好。真等到时间一长,就该抓它的痛脚和毛病了。” “不说别的,现在没行会了,又都是小贩居多。首先缺斤短两,价格不定,那买卖纠纷,上当受骗的肯定越来越多。官家管着烦,群众会不满。到时候,好处就被大家忘在脑后面了。” “另外,现在的市场什么都缺。就像你说的,挣钱太容易了。我敢说,这报纸上的小饭馆每月至少纯利上千,好了两千也是有的。可一个局长才挣多少?你要是当官的心里能平衡?再加上县官不如现管,那些手里有权的工商、税务、卫生、街道就不眼红,没意见吗?” “最后还有一条,公家干买卖真是不行啊。因为给公家干活赚了不高兴,赔了不担心,糊弄事的居多。可私人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