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也不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也不对 (第3/4页)

段时期,宫中许多翡翠珍品的来历。

    二,是记载了当时翡翠原石所能达到的品质。

    不但书中清清楚楚的写着,无论是“三万三”还是“一口锅”,皆纯绿无瑕之品。

    而且从历史的遗留物来看,比如杜月笙夫妇从京城崇古斋购得后,转送宋美龄的“麻花扭丝翠镯”,也验证了当年的市面上,确实能见到这种传说中高品质的珍宝。

    这种东西从近代起,缅甸“老坑”也没有了。

    像当今市场上那些所谓的“A”级翡翠,要和这样的东西一比,恐怕也只有砸的过儿了。

    三,文中还顺带点明了王蕴琳家传翡翠扁方的来历。

    不但是御赐之物,且出自“一口锅”。

    而同时文中记载的文索其人,也颇有来历,他是增崇的父亲。

    不少人应该知道,秦老胡同的增崇和金鱼胡同的那桐都是清末齐名的内务府大臣,他们与完颜氏同样隶属镶黄旗。

    由此也可得见,在“只论旗民,不论满汉”的八旗制度下,“上三旗”的地位在权贵小圈子内部也仍属超然,圣眷不是一般旗族可比的。

    当然,最后这几句纯属是题外话。

    不过以上这些应该足够证明了,翡翠原石从近代开始,已经处于产量、品质持续下降势头中了。

    那么如果是有理智的人,就不应该再选择购买原石的方式来投资。

    还是那句话,一朝暴富似的高风险投机,只是穷人的选择。

    至于最后,有关原石,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弊病也得说说,那就是绝不能忽视的运输问题。

    为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