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游局 (第1/4页)
八十年代,陌生的人们见了面,几乎都会问一句。“您哪单位的?”更进一步的兴许还会问,“您什么工作?”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家庭成分已逐渐在人们的价值观中退于二线,人们开始追求世俗的幸福。但这个时候的社会形态又仍然是以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的。 于是这单位到底是国营的,是集体的,是衙门口儿还是企业单位、事业单位?这工作到底是什么编制,什么级别,什么职务,什么工种?那可就重要极了,几乎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前途和未来,等同于一个人能享有的社会阶层与资源。 换句话说,在这个年头,人们并不只凭衣帽取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主要还是看单位和工作。 而作为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编制、待遇无疑是最有保障的,另外因为手里多多少少有点权力,也总能有些额外的好处和特权。这个群体理所当然是整个社会中最受追捧的阶层。 所以从7月1日起,苏绣就再也不怕别人问她这个问题了。甚至她还巴不得别人再问她一句这样的问题呢。 因为只要她把“京城旅游局旅行社管理处”的字号对人一报,这一听就是权力部门。不但会自己面上有光,对方的态度也会因此对她和气亲热不少。 哪儿像头几天啊,一说是副食店的,再一打听是卖菜的。谁也不拿你当回事,还得躲开你两步,就跟你身上有脏土和烂菜叶子随行似的。 谁让社会变化快呢。这才几年啊,副食店已经没什么柜台是真吃香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