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境界 (第2/6页)
半辈子学那点生意经,如今看来竟然是为了儿子学的,这会儿给用这儿了,成了儿子的“大司库”。 但这还不算完呢。就这样,老爷子还嫌事儿少,自己给自己招事儿呢。 这不,就因为洪衍武抱怨了几句,说现在京城想用便宜价钱收点好东西,已经越来越难了。 这洪禄承就多了句嘴,说津门过去有租界,曾是清廷遗老遗少、北洋废官和白俄贵族的聚居之地,也是土洋结合的妙处。虽然京城行市起来了,满可以去津门看看啊。那儿的好东西同样不少。 嘿,那这洪衍武还不蹬鼻子上脸啊? 这小子当时就抓着话把儿了,又给他爸爸派了个差事。 “爸爸哎,既然您是行家,那去津门淘换东西这事儿就拜托给您了,回头我把钱给您。对了,您要乐意呢,也可以带我妈去啊。既多了个专家,你们老两口也能一起散散心啊。” 好,这不就等于是洪禄承自己给自己一竿子支津门去了吗? 当然,老话讲“皇帝不差饿兵”,越是亲信得力的大臣越得高官厚禄地封赏笼络。 洪衍武也一样,不可能太对不起他爸爸了,怎么也得让老爷子的旅途舒服、舒心点儿。 所以那就花钱呗,资金他给了两万,还允许老家儿吃回扣。 说不用都买了东西,多余的就算他孝敬父母了,下次去下次再给。 另外呢,还单独出钱包了边建功的车,要用汽车送老两口去津门。 这样的“仪仗”,已经相当于局长待遇了。 既能免得他的父母受奔波之苦,也可以让边建功代为照顾父母,很是方便安全。 最后,他还大言不惭的嘱咐父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