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长期问题 (第5/6页)
怕有政策,物价局也控制不了。 而销售方为追求创汇额度,每一层都采取虚报虚高做法,自然就很“黑”了。 可人家老外也不是傻子啊,不懂行的人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 懂行的呢,跟他们自己手里过去的货一比,自然就不肯吃这个亏上这个当了。 这就叫产销脱节,杀鸡取卵,自己在砸自己的招牌。 何况这个行业,在工艺美术门类里体量是比较大的,随着七十年代电动钻磨机器的应用,产品的生产速度又变快了。 那么产大于销,销量停滞乃至下降,也就成必然了。 如此说来,这个行业不就等于完蛋了吗?这不就买不到性价比高的好东西了吗?那洪衍武还在这上面瞎费什么劲儿呢? 其实倒不能这么说,这事儿得分开来看。 一从工艺上来讲,这个时期毕竟还有真正的名师工匠在教,有懂行的行家在把质量关。 制作出的东西,再怎么讲也是纯手工,而且基本形制和制作标准你得达到。 龙得是龙,凤得是凤,武财神就得骑虎拿锏,行活是行活,也不能异想天开的胡来。 这是有人的想法和技法在内的,不是后来几乎完全靠机器的粗制滥造。 二个是从原料上讲,这个年代的原料质地,从整体上来讲,比起日后,也要优质得多。 像眼下寿山的田黄石还没被采绝,红翡、绿翠、羊脂和田玉、粉红芙蓉石都尚能见到大料。 所以再怎么,此时也比日后那个假货迭出,以次充好,就因为找不到优质翡翠,商家们便编造恶炒无色“冰种”概念的黑心年代要强。 总比无良商家误导大众,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