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_第六百二十八章:大势已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八章:大势已去 (第2/6页)

,总是要留一线才好,谁都会明白,无论你和韦家多么亲近,无论你的今日是不是因为韦家的提携,可是今日喊得越凶,越是不留余地,等到秦少游入了关,可就没有任何转圜余地了,那秦少游赦免了韦家的都督,甚至愿意招降纳叛,可是这并不代表,欢迎你继续作死。

    本质上,战争的双方,依靠的未必就是兵力的多寡,靠的也未必是谁的钱粮更多,某种程度,大家比的乃是信心,信心比黄金更加珍贵啊。当洛阳这儿信心十足,就更多人愿意为秦少游效力,因为谁都知道,为秦少游效力就可能得到极大的回报,今日为魏王殿下流血,这辈子就可衣食无忧。

    同样的道理,关中那儿失去了信心,即便现在函谷关里的韦家军马比之城外的叛军要多,可是依然许多人,开始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了,譬如一些愤愤不平的高呼剿灭秦贼的人,现在突然就没有了声响,一些还想靠着韦家得到荣华富贵的人,此时也不禁要掂量掂量,毕竟这场富贵风险实在太大太大,谁能保证,今日得来的是富贵,明日得来的却是家破人亡?

    即便是那些函谷关墙上的诸多将士,只怕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肯卖命,一方面是某种惯性使然,毕竟他们当的是兵,吃的是饷,自然应当卖命。而另一层心思,只怕也就是杀敌立功了,只是当这叛军弹压不住,甚至杀入关中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那么所谓的杀敌立功又还有什么意义?

    禁军的特点和其他军马不同,比如从前的府兵,府兵往往是本地征召,因而一旦战场在本地,大家还晓得要保卫自己的乡人,毕竟自己家人和族人就在自己身后,临阵脱逃,就等于是将自己的妻儿弃之不顾。

    可是禁军却是从天下各处的兵马抽调,固然都很精锐,只不过,他们在函谷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