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八章:大势已去 (第6/6页)
年也就挤出两千五百万贯来,显然议事堂对此是极为不满的,尤其是那些浑身打了鸡血的商贾,显然认为这远远不够,七镇有人丁两百余万,这就意味着,一旦将他们容纳进来,就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有了更加充裕的劳力,有了新的商机,也有了更多提供原材料的土地和山岭。 只是运河若是修不到那儿,或者说,运河的进展缓慢,这些东西想要利用起来,就不太容易了。 因而几乎议事堂所有人都是疯狂的开拓运河派,当然……最重要的是修筑运河毕竟花的不是他们的钱财,能得到便利和好处的却是他们,这也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 议事堂那儿,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神策府大可以为此发债,利用钱庄,来修筑运河,甚至有人提出了大胆的建议,索性发债一亿贯,各县的运河同时开建,提出这个建议的议员,据说是做铁器买卖的,居心可想而知,一旦到处开拓运河,所需的工具就是天文数字,想想看,这神策府需要征募多少民夫,又需要准备多少铁质的工具。 这人不是东西啊。 秦少游都被吓住了,敢情这位仁兄为了做他的买卖已经疯了。 一亿贯,加上各种利息,天知道是多少的数字,神策府显然这是要准备日后破产的节奏。 这种冒进的事,秦少游当然是不敢做的,他的心理数字大致维持在五千万贯左右,再加上神策府能挪用的两千余万贯,几乎可以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将七镇的人口主要聚集地联通起来,只是这个事刻不容缓,必须让杨务廉这个大包工头赶紧的先把各县勘探起来。 运河修了这么多,杨务廉对于修筑运河的事已经更加得心应手,想必这并不是什么难题。 刮了很大的风,停电了一下午,悲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