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恐有矫诏,不敢奉诏! (第2/5页)
局! 而外人揣测不断的赵王府中,却是显得平静无波,或者说。根本没人敢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更不消说往外头传递消息了。王府的采买已经全都由宛平郡王妃王凌从定远侯府带来的心腹家将接管,四门则是换上了亲卫一一死死把守,根本不许进出。至于私底下敢有议论是非的,王凌甚至都懒得说什么理,在这冻死人的天气里直接就是把人撂在外头跪上一天一夜。于是,哪怕陈善睿在这种时候仍然捎话回来说还要在定远侯府呆上一阵子。陈善昭又病了不露面,王府中硬是没有一个人敢有所质疑。 一大早在起床在议事厅中雷厉风行地料理完了所有事务,王凌便到了梧桐苑来,直接就和章晗一块用了早饭。这种时候,什么食不言寝不语早就被丢到了脑后,她一口气喝了小半碗清粥,便放下碗说道:“大嫂,都探明白了。正门总共有六七个眼线,东门和西门则是四五个,后门最多。整整一二十,大约是怕我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往后门逃走。” “还真是瞧得起我们,幸好世子爷和郡王爷早有定计,走得早。”章晗撕着手中那个银丝卷,想到这才短短数日之内便发展到了如此地步,若说太子不是早有准备,她决计不相信。想着陈善昭此时此刻应该过了淮安,她的心里一时更是涌上了一股说不出的思念。然而,一想到王凌同样是和丈夫分离两地,她立时压下了这一丝涟漪。又开口说道,“北边的消息估计就是能到京城,轻易也到不了王府。倘若我没猜错,父王……父王应该不会应下出征之事。” “为什么?”王凌不禁不解地挑了挑眉,“从北平到陕西,必得经过山西。倘若能将山西都司的兵权收入囊中,接下来便是声势大振。而且父王先应下来,便是占据了大义名分,大不了虚应故事不和秦王正面交锋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