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_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第16/94页)

绪中逐渐复兴。

    到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开始了军备大扩张。希特勒死党之一戈林在一战期间曾为一名王牌飞行员,二战期间成为纳粹德国的空军元帅,此时则成为建设空军的中坚力量。于是,飞机制造厂纷纷恢复生产,各种军用飞机的研制也被列入日程,ju-87、he-111、hs-123等二战主力机型都在1935~1937年定型生产。me-109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

    me-109由巴伐利亚公司飞机设计师梅塞斯密特主持研制。虽然在过去10余年间,德国航空业的几近停滞,而国外航空业正蓬勃发展,梅塞斯密特仍然依靠着自有积累和国外资料,于1935年7月研制出样机。在试飞时,该机成功地向右做了21次盘旋上升,再向左做了17次,并从7500米的高空垂直向下俯冲,在接近地面的一瞬间改向升空。这些惊险的特技动作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风光无限

    me-109长8.8米,高3.6米,翼展9.8米,为全金属结构,配有一台活塞发动机及一副3叶螺旋桨,在速度上达到了活塞螺旋桨式飞机的最高水平,可达600千米/小时以上,而且其卓越的爬升能力超越了同时代所有歼击机,飞行性能在二战期间名列前茅,能进行高难度的水平盘旋及垂直机动,而且不易陷入螺旋状态。因此,该机在高速性和灵活性两个歼击机最重要指标上都具有很强的实战价值。

    此外,me-109设计合理,结构坚固,工艺简单,因此成本较低,非常适于大批量制造,这些正合德国当局的胃口。新成立的德国空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选定为新一代战斗机。事实也证明了梅塞斯密特的远见卓识。虽然以英美为首的同盟国拥有德国数倍人口、资源与国力,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