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第30/94页)
直、平面机动性都高于同时代西方战机,1分钟内可爬升850~936米,爬升6000米仅需6分钟,而苏联的伊-16则需要15分钟。零式战斗机的转弯半径很小,使自己很容易咬住敌机而敌机很难从背后咬住自己。在空中格斗中,敌机经常被绕得晕头转向,感觉对方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加之其火力强大的20毫米航炮,在问世之初的太平洋战场上,零式战斗机几乎成了美军的噩梦,很多美国飞行员见到了这个画有红色圆圈的小飞机就放弃了归航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经有了航母这种海上起落平台,但西方国家一直认为舰载战斗机受到跑道长度、存放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性能上不需要追求陆基战斗机的标准。而日本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新理念,认为舰载战斗机需要与陆基飞机大量交战,在水准上不能落后,因此,零式战斗机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性能超过陆基战斗机的舰载战斗机。 战场兴衰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45架零式从中国台湾起飞,将空气调节阀开到最小,螺旋桨转速调到最低,以省油50%的高危险超低速飞行方式奔袭800千米,为53架轰炸机护航,袭击了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等驻菲美军目标。此时的战场还没有空中加油技术,美军完全无法相信没有航母作为依托的日本能从如此超远距离实施攻击,机场上整齐排列的战斗机被日军肆意轰炸。少数升空的战斗机突然发现,护航的日本零式战斗机完全未曾见过,看似轻小却威力惊人,在空中具有难以想象的灵活度和火力,结果,美军在一天内就损失了108架飞机,而日军仅损失了7架。 1942年2月19日,23架零式与50余架美军p-36、p-40型战斗机在婆罗洲上空激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