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第38/94页)
似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品质。1940年10月26日,轻型战斗机p-51试飞成功,兴奋的英国人将其命名为“野马”,一下子就定了321架。p-51于1941年开始交付,1942年开始正式执行作战任务。 豪气野马 p-51机头纤细,机身线条流畅简洁,有效减小了飞行阻力,其尺寸与德国的me-109、英国的“喷火”以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相似,但合理的气动布局使载油量增大了3倍,航程超过1000千米,因此非常适于为远程轰炸机进行护航,突破了长距离空袭安全性方面的瓶颈。该机首个型号a型最大时速627.5千米,升限9600米,爬升6000米仅需9.1分钟,两个机翼前缘装有4挺勃朗宁mg53-212.7毫米机枪,各备弹280~350发,并可携带数枚132~250千克炸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p-51不断升级,速度、爬升率、航程、武器装备等也有了大幅提升,超越了二战中所有战斗机。 其实,p-51的高空机动性比不上“喷火”,防御性不如p-47,但它很好地将这两个重要性能进行了折中,生产和维护成本又低于“喷火”和p-47,且盟军正值战略大反攻阶段,急需可执行高速远程护航的战斗机。p-51各型共计生产约1.5万架,在技术上和实战上都完全匹配了盟军的军事需求,被评为二战主力战斗机中最优秀机种之一,是盟军制空权的象征。p-51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最卓越的战斗机并不需要各个指标都超越群雄,而需要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最符合时局所需。 正如p-51的缔造者金德伯格所预期,p-51比美国所有其他战斗机都棒,结果,不仅英国人大喜过望,美国人自己也垂涎三尺。在最初为英国生产的1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