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_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第48/94页)


    米格-15使得在活塞式飞机时代一直默默无闻的“米格”品牌一战成名,可以想象,美国人对米格-15恨之入骨,曾千方百计希望得到一架实机进行破解。为此,美军曾使用“夹击围捕”战术逼迫米格-15降落在己方机场,但被性能优良的米格-15所逃脱;美军也曾大规模发放传单,以10万美金引诱米格-15飞行员驾机来降,也没有得到回应。直到战争即将结束,才得到了投敌叛变的朝鲜人民军空军一架米格-15。然而,此时的米格-15已经没有什么价值,因为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新一代歼击机已经准备粉墨登场了。

    f-86“佩刀”:跨洋而来的米格克星

    从一战和二战的战斗机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战斗机的世界总是在不知不觉地遵循着“一物降一物”的准则,世界几个强国的综合航空技术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当一种先进战机问世之时,与其匹敌的对手往往也已经近在咫尺了。对于苏联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杰作米格-15来说,其旗鼓相当的对手就是紧随其后的美国f-86“佩刀”。

    作为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美国f-86的研制背景和进度几乎苏联的米格-15完全同步。f-86由北美航空公司研制,1945年5月开始设计,1949年服役。f-86比米格-15稍大,升限15000米,作战半径880千米,最大时速为964千米,低于米格-15的1070千米,但在俯冲时速度可超过音速,是世界是第一种实现超音速俯冲的飞机。与米格-15相比,f-86在万米以下水平机动性、低空速度(尤其是俯冲速度)、携带副油箱时的航程方面占据优势,而在高空速度、盘旋半径、升限、爬升率和机内载油航程方面则稍逊一筹。总体而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