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_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第62/94页)

在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忍无可忍的苏军又紧急起飞了16架米格-23和苏-15,于2时05分找到了007航班。这架美式飞机对于苏军的雷达锁定毫无反应。20分钟后,两枚aa-3型“阿纳布”导弹从一架苏-15翼下齐刷刷地飞向007航班。韩机应声而落,机上26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生还,其中包括美国众议员劳伦斯麦克唐纳。

    这回掀起的国际巨浪已经无法用轩然大波来形容了,而背后的谜团更是匪夷所思。当时执飞的千炳寅机长是驾驶技艺高超的韩国空军退役上校,飞行经验超过1万小时,曾飞过总统专机。偏离航路时使用的是自引导飞行模式,先进的惯性导航系统能保证飞机在茫茫大海中都不会轻易迷航或偏航。更有甚者,在飞机被击落前10分钟,千炳寅机长还在与日本成田机场管制塔联系,报告自己在北海道以南185千米,但此时日方雷达已经发现该机在北海道以北185千米,却未进行警告。

    苏联认为韩国飞机屡屡迷航至苏军重要军事基地上空根本无法解释,如此间谍活动理应受到打击,因此拒绝道歉,而且振振有词地指控北约经常用韩国民用客机做掩护对苏联实施侦察。事发时,一架美国侦察机rc-135就在007航班附近飞行了10分钟。苏军飞行员发射了曳光弹而对方没有反应,因此坚信苏-15打掉的是rc-135而非民用客机。西方国家则反驳波音747飞机与rc-135体积明显不同,在雷达信号上和rou眼观测上都很容易辨认,而且苏军经常和rc-135过招,绝不可能看错,至于是否有rc-135在事发时同时出现,美国则闭口不谈。

    可惜,遇难飞机的黑匣子始终没有找到,真相又成了无解之谜,美苏冷战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苏-15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