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_第2章 轰炸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轰炸机 (第34/55页)

,限制了隐身性能的设计,而且复杂的结构造成较高的故障率,大大提升了生产和维护的难度和费用。现代飞机通过鸭翼、翼身融合等设计元素有效弥补了后掠翼的不足,同样使飞机获得了良好的机动性,因而不必再采用复杂的变后掠翼了。除了f-111轰炸机,美国的f-14“熊猫”舰载战斗机、苏联的米格-23“鞭挞者”重型战斗机以及欧洲多国研制的“狂风”战斗机也是变后掠翼的成功战机,均研制于20世纪60~80年代。

    空袭利比亚

    自投入使用,f-111就是美国实施精确打击的前锋战士。在越南战争中,f-111首次投入实战,共出动4000架次,战损飞机8架,战损率仅为0.2%,为b-52战略轰炸机的10%。其间,f-111主要进行超音速低空突袭,不仅攻击能力强大,而且发动机也发出可怕的怒吼声,又被称为“死亡之啸”。

    1986年4月14日,24架f-111、5架ef-111“大鸦”式电子干扰机、30架空中加油机从英国4个空军基地起飞,绕道法国、西班牙以西,经直布罗陀海峡,远航至地中海中部,长途跋涉5000千米,准备空袭利比亚,代号“黄金峡谷”行动。途中,8架f-111和1架ef-111备份机返回了原基地,其余机群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葡萄牙以西海域上空、阿尔及利亚以北海域上空和突尼斯以北海域上空,经过4次空中加油,于15日凌晨20分到达利比亚,在暗夜中成功找到了打击目标。

    凌晨1时54分开始至2时12分的18分钟里,f-111投掷了攻击150多吨的“百舌鸟”、“哈姆”反辐射导弹以及大量激光制导炸弹和集束炸弹,精确炸毁了预定目标: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住所(巴卜阿齐齐耶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