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轰炸机 (第49/55页)
飞机座舱。采用白色涂料的巨型飞机进行了低空飞行表演,在天空中映出优雅清秀的身形,令在场美方一行大为震撼,为其取名“白天鹅”。 但图-160结构复杂,研制进程艰难而缓慢,从空军招标到服役花费了将近20年。而在漫长的研制过程中,政治动荡则为图-160的前景雪上加霜。 到了1986年该机服役时,苏联的国力已经无法支撑如此浩大的军工项目。图-160和an-70运输机、苏-27歼击机等精品名机一样,研制、采购与维护都陷入了僵局,原本100架的采购计划只生产了25架整机,装备图-160的第184轰炸机团甚至无法得到足够的飞行、地勤设备保障。到了1989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俄罗斯分别得到了19架、6架图-160。 乌克兰完全无法支撑图-160的飞行与维护,10架图-160在美国与乌克兰的销毁战略武器协议中灰飞烟灭,而俄罗斯喀山飞机厂尚未下线的3架图-160也没有了下文。1999年,乌克兰开始用图-160、巡航导弹等战略武器向俄罗斯偿还能源债务,俄罗斯也逐渐恢复了图-160的生产。根据2012年的报道,俄罗斯准备再生产14架图-160,使装备数量从16架涨到30架,一直服役至2030年,成为俄罗斯最具威力的空中战略武器系统。 图-160“白天鹅”的命运不禁令人慨叹。任何顶尖武器系统的背后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治环境来保障,这也是冷战期间苏联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中从不相上下到紧追不舍、逐渐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全面落后的根本原因。 2.13 b-2“幽灵”:傲视群雄的贵族战机 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如火如荼,苏联大力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