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6章 踩着巨人的尸体 (第2/4页)
你就是我在我指导下进行cao作的副手。不可能再像是之前一样,独当一面了。” “只要能做项目,小喽啰我也认。”年轻气盛的苏先凯眼神都在冒光,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还真没有几个人,有资格参与到百万美元级的项目中去。 杨锐缓缓道:“开工没有回头箭,这个项目做起来,我也许有点累,你是连伸舌头的精力都不会剩下的。” “我不爱伸舌头。” “那问题解决了。”杨锐拍拍手,道:“明天开会,你也问问组内的意见。” “是。”苏先凯斗志昂扬的走了。 杨锐看着苏先凯的背影,心中莫名的涌起了一片激情。 终于,也要做七次跨膜郎了吗? 生物学家踏足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就像是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简直带着一种天然的仪式感。 尤其是拥有大型实验室的学者,当他们动用实验室的力量的时候,他们的目标,显然不是给水准相同的学者去做扫尾的。 不是做扫尾,那就是要独立的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而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做出独立的创新性的成果,那就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 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奔着诺奖去吗? 杨锐不由的有些失神。 这里面的难度,已经不是翻两本书,弄几箱子的论文能解决的了。 一篇诺奖级的论文,有时候仅仅几页纸,寥寥数千字,但里面的每个字后面,说不定都埋着一条科研狗的人生、梦想和女朋友。 当然,有的诺奖级的成果,做起来并不难,更多的是灵感的迸发和运气的集合,像是PCR,像是幽门螺旋杆菌,它们并不需要规模庞大,组织严密,巨量资金和长期积累的顶级实验室,只是一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