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五章 《规范》 (第4/6页)
样的做些辅助工作。 不过,要补课就需要人来教了。 发现杨锐对药品生产有了解,不少人立即和他聊了起来。 并没有人奇怪杨锐对制药业的了解,能做出参与临床试验的新药的人,都可以说是制药业的代表了。 一群人很快聊的热络起来。 杨锐有意无意的选出几条自己认同的《药品生产管理规定》的总纲之后,会议的气氛更上一层楼。 杨锐亦是很认真的参与讨论。 这种类似法规性质的《规定》,和专门的学术报告还是很不同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受到不同人的不同认知结构的影响。 杨锐希望得到一份符合自己认知的《规定》,就不会完全照抄脑海中的《规定》。 不过,一些细节和结构方面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杨锐第一天就给委员会的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晚饭时间,蒋同化匆匆返回,看到的就是杨锐如鱼得水的模样。 至于蒋同化本人,除了几位来自卫生系统的研究员和他打招呼以外,甚至都没有得到基本的欢迎。 “杨锐又搞了什么?”蒋同化站到自己的小圈子里,小声询问。 “杨锐对药品生产有一套。”蒋同化的师弟范成义没有靠近,就隔空听着,也是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比你还有一套?”蒋同化问。 “人家有理论有实践。”范成义顿了一下,道:“我刚才听他说,英国捷利康在全球建立的辅酶Q10的工厂,都是采用他设计的标准。” 蒋同化讶然问:“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