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73章 一幕歌剧 (第4/6页)
冷门运动的选手。 他们原本就不在科研最前沿工作,阿斯特拉又有充沛的资金和资源,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说,杨锐也愿意动态质量重测法,能够早几年出现。 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被杨锐提前了至少十年,也就需要相应的应用类的研究配合。 另一方面,若是能通过降低资金和时间成本的方式,催生多几种新药,也能有无数人因此而受惠。 而杨锐付出的,不过是资料整理的工作而已,何乐而不为呢。 站在讲台上的杨锐,满怀热情,满怀着来自社会主义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情cao。 他是真的没有丝毫想要获利的想法。 获取诺贝尔奖的资本不能算。 不能因为有的人在乎声望,就说他做好事都是为了名望。 杨锐放出动态质量重测法,大部分原因,还真的是为了让大家做新药的时候轻松点。 人有生老病死,天底下多一种药物,就多一份机会,这样的技术,他既没有适宜的资源去研究,也没有积极的想法去做,还真不如放出来呢。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实际上,许多科学家都是有这种心态的。 为什么大科学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大家都抢着参加,就是因为人家经常能说出“发人深省”的话,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也。 大科学家想到了,但是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就说出来给其他人听听,有愿意去做的就做。 这是多年以来形成的科学惯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