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0章 粗略的构象 (第2/5页)
基础研究的进展,每前进一步,就能有数十种的新药冒头。 也是因为这样,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的绞杀战才如此的惨烈,无数的顶级实验室的背后,是大量的基金会,以及大型制药厂的资助。 二战以后的国际科研格局就是这样,能够赚到最多钱的科学项目,能够得到最多的资助,而能够促进赚钱科研的基础科研项目,能够得到最多的关注。 当然,也免不了大量的资金涌进来。那些“慈善家”们创立的数量繁多的基金会,其使命并不一定就是履行慈善事业,更多的是众筹资金,投入到自己在乎的项目中去。例如大型制药公司的老板和高官们参与的慈善基金,虽然不追求盈利,但他们一定会瞅着G蛋白偶联受体这样的项目而来。zWWx.org 三井和松岛恒也是一样,他们付出的资金,从国家申请到的经费,也都是要用于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松岛恒看着杨锐,就像是看着一尊漂亮的奖杯似的。 他等着一群中方领导的寒暄结束,立即就站了出来,打招呼道:“杨锐先生,我是东京大学的松岛恒,我看过你发表的多篇文章……能参观一下离子通道实验室吗?” “当然,请进来吧。”杨锐早就将实验室给收拾好了,第一阶段的研究完成,他就面临着发表论文和招待记者与学者的状态。 松岛恒兴致盎然的走进了离子通道实验室,并将之与自己幻想中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向对照。 半通式的实验室,仪器从头摆到尾,已经有了大型实验室的雏形,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