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3章 领导 (第2/5页)
金边的。 当杨锐从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望下来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显著了。 “杨教授,您讲的真好。”一人走出人群,露出热情的笑容。 “洪部长,谢谢。”不用专门做什么特训,杨锐也在很短的时间里,认下了各个部委和直属机关的负责人。 这些放在地方上,都是跺跺脚颤三颤的人物,在杨锐做报告期间,出现的频繁的像是加入动保名册以前的麻雀——官员出京就像是加入了动物保护名册,入京就像是退出了动保名册,全凭稀罕,所谓同类相斥。 洪部长的态度也是和蔼可亲的,又赞了两句场面话,再道:“杨教授,最近几天,能不能给我们部的干部们,也做一个报告,今年正好有一个部属干部的培训会,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骨干们,总数有600多,都想听一听您的报告呢。我们也定在人民大会堂,你看行不行?” 有一瞬间,杨锐是真的想答应。 一个部委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骨干是什么概念呢。以河东省为例,甭管是什么部门,无论是公安部、财政部或者国税审计卫生文化,凡是能进入这些地方的公务员,本身已经是千军万马杀出来的了——不讨论他们是自带装备马匹的贵族式公务员,还是靠自己考出来睡进去的rou丝公务员,但凡是能进入市级或者区级部门的公务员,对普通人家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进入省级部门的话,对中层权贵们来说,都得费些精神。 但是,要成为部委挑选的骨干,那又是一次剥皮式的挑选。论文凭,本科不算高,论荣誉,全国嘉奖不算强,论背景,处级干部不算官。 给这么一群人做报告,站在台上,低头看着他们,用平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