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一章 精明 (第3/5页)
是他太贴心,而是他习惯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学者如此通信,降低对方的通信成本,就能提高他的信息获取速率,到了达尔贝科这个阶层,这样做是很明智的投资。 接下来几天,达尔贝科在日常事务以外,主要就关注纳森的实验验证,以及等待杨锐的回信。 做实验是一件很苦鳖的工作,尤其是世界前沿的尖端研究,有时候光是寻找可用的参考资料,甚至是寻找一个参照系,就忙的人头晕。 达尔贝科需要这样一个突破,但全部由他来做是不可能的。 人体基因组计划将是一个国际间合作计划,在它设计之初,就是如此。未来,达尔贝科期望见到几千上万人参加这个计划,而他本人的工作,也不可能是亲自去做某个研究。 他只能是去寻找答案,将这些碎片化的答案拼接起来,再去争取美国学界和国会的认同。 30亿美元的拨款,即使不是一次性或者一年的拨款,也是一个巨量的工程。 达尔贝科一天24小时都不用,自然没时间关心一个技术的归属问题,更别说是上法庭了,他回信的唯一理由是因为杨锐关心,而他只是假装关心,以换取杨锐对自己的项目的关心而已。 达尔贝科为这份关心焦急的等待了很久。 就在第三次或者第四次咒骂中国的邮传系统以后,一封厚厚的信件,终于寄到了达尔贝科实验室。 达尔贝科看到这个厚度,心情就豁然开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