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进展 (第3/4页)
范围,原本就是一件期刊社喜欢的噱头——学术期刊也是需要噱头的,比如说,用爱因斯坦大脑细胞做的实验,就比无名氏的大脑细胞做的实验更引人关注。 而学术期刊终究是一种期刊,他们也是需要关注度,需要学者们的认可的。 当然,仅此一点,并不足以登上《自然》。 毕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著名期刊,噱头也就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杨锐真正有自信的地方,还是他设计的引物。 引物是做PCR的前提。如果将PCR形容成是一台电脑的话,引物就这台电脑的应用程序。做不同的实验,就要设计不同的应用程序。21世纪的引物已经有通用的设计模板了,工作相对简单,可以比喻成是电脑的cao作系统,但在1985年,刚刚诞生不久的PCR技术,更像是一台复杂的大型机,既没有cao作系统可用,也没有容易的输入输出方法,每次研究,都需要额外的设计和专门的应用程序。 这时候,杨锐设计的引物,其实就是一个极好的范本。 杨锐相信,会有很多学者,愿意看一看他亲手制作的pcr引物的。 尽管远远不能称得上完美,但是,学术哪里有什么完美之事。 另一方面,杨锐又将自己的论文,同步寄给了达尔贝科等学者,既是与之做进一步的交流,也是敲敲边鼓的意思。 通过信件来交流工作,这是西方学者几百年前就很熟悉的事了,高斯的一些研究,还是从他往来的信件中搜罗出来的。 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