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9章 革命的砖 (第2/5页)
口所在地的省直机关就职,等于后世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前百名的好位置。去鞍钢是要弱一些,但以80年代的标准来看,国企的薪水福利可要好的多。 数倍于普通公务员或数十倍普通农民的薪水,对于大型国企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教育医疗等等待遇,也是这个时代顶尖的。 到了80年代末,这样的大型国企其实已经很封闭了,除了父母是正式职工的,只有很硬扎的关系,才能让系统外的年轻人得到这份工作,大学生除外。 王国华所在的北@京工业大学,就是理工大的前身。 比起日后的理工大的地位,北工大目前的地位还要更高些,分配形势良好,王国华自然是没什么担心的了。 杨锐看着王国华架不住开心的小脸,轻描淡写的道:“某个边区万一今年需要一名大学生,建设个新工厂什么的,你会不会被分配过去?” 王国华的小脸,瞬间起了尿意。 “不会吧,你听到什么风声了?”王国华小心翼翼的问。 杨锐笑道:“你怕什么?就算要一两个给革命搬砖的,也不一定就找到你嘛。” “怎么找不到我?我当年跳线进去的,还是你帮忙的,你不能抛下我不管啊。”王国华装模作样的大叫。 当年跳线,是杨锐知道当年的北工大在河东的录取人数会不足,然后让王国华报了名。 使得原本没有上到一本线的王国华,上到了以往可能需要一本线高三十分才能读到的北工大。 而在80年代,入学分数线对毕业分配其实也是有影响的。 王国华最怕的,就是自己因此而被分配到最差的位置上去。 至于什么位置最可怕。 总有革命需要,大家不愿意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