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0章 有关规定 (第2/6页)
别说是在1985年或者现在的86年建设GMP标准的制药厂了,就是杨锐读研的时候,GMP标准的制药厂都非常难以推进。 当时,有一种药厂设备卖的最好,就叫GMP设备。所谓的GMP设备并不是单指任何一种设备,而是指任何符合且刚刚符合GMP标准的设备。 这个话说的有点拗口,但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就例如水的纯度,如果GMP标准对某车间要求的是纯水的话,所谓的GMP设备就是刚好能够生产纯水的设备,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因为GMP的考核都是批次性的,生产厂商也迅速的遵循了市场要求,他们也不会去搞什么价高质好的设备,就生产刚刚好的GMP设备。制药厂购买更换的目的是通过GMP标准,并不是为了生产出更好的药品,甚至不追求更高的效率,反正,患者没有选择能力,也没有选择权。 这种风气进化了几年以后,进化到了何种程度呢,如果某药厂锅炉房要求的锅炉功率是100千瓦的话,设备厂商就能以恶狗抢屎的姿势,迅速的生产出105千瓦的合规锅炉,并将市场上原有的110千万单品打的落花流水。 说起来,在此基础上,105千瓦的锅炉还就是比110千瓦的锅炉厉害,因为前者的误差水平低。 二三十年的中国式制药厂固然如此,杨锐对85年的GMP级制药厂的建设困难,更是有所准备。 如今,华锐制药厂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它乃是属于杨锐的全资子公司,而且,杨锐手里的资金充沛。 不说辅酶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