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别抢啊 (第2/6页)
必有偌大的影响力……其实,扪心自问,有几个人会向自己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或者大学老师献出忠诚的膝盖呢? 普通人不会在离开学校以后回报老师,当官了赚钱了的成功人士,同样不会有所不同,至多,也就是对某一个老师有所表示罢了。 不过,学者通常也不是特别担心失势,实验室被关闭,大约就是最痛苦的情况了,再深入下去,就只能是人身伤害了。 而实验室关闭,虽然不免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归根结底,也就是一间实验室而已。 不管是杨锐也好,其他学者也好,只要找到资金,基本都能重起炉灶。 因为实验室里最重要的,永远都是研究员本身。 这在80年代的中国还不明显,到了90年代,尤其是00年代以后,就非常显著了。去看各个科研单位或者上级部门的发言稿,所谓有硬件没软件之类的语言不胜枚举。 归根结底,越是资源充沛的时期,研究员的价值就越是显著。 到二三十年后,一名院士级的研究员,只要做的不是非常靡费的项目,每年几千万基本都是够用的,而几千万元,对于二本以上的学校,根本就不算是钱。若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省份的话,差不多的学校,都能拿出几亿元的经费来。 但是,有几个学校能找得到十名院士来做实验室? 如果能找到10名院士,配齐辅助研究人员的话,再烂的学校,都能两年扩招,三年扩建,五年211,七年985,十年就能冲上世界高校排行榜。 轰轰烈烈的百人计划,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