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三章 采访中的采访 (第2/5页)
细胞乃至于基因层面,因为这是更容易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理解和分析生物的更快捷的途径。 杨锐坐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要说他不懂医学,观众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学术界首先要笑起来了。 许文石本来是想和杨锐争辩一下他的个人能力的,毕竟,杨锐才是刚过20岁的样子,就算是有能力跨界,也不应该跨多远。 他没想到,杨锐一下子就把北大的衔给举了起来。 要说这种行为,其实是有些不好看的,奈何杨锐的年龄和北大的名头之间的差距,却只让人感觉到了光环加身。 许文石至今还没有资格拥有独立的实验室呢,对此也只能羡慕嫉妒恨的圆场道:“医药界的主流观点是赞同抗心律理论的,我说的话的意思是,就因为你不了解医药界,所以,你才会抗拒目前的主流观点……” “主流观点并不代表正确观点。”杨锐挑挑眉毛,道:“学术难道也要搞个投票制吗?谁投的票多,谁就是真理?那我们还搞什么研究?” “主流学者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你不能在没有了解之前,就哗众取宠的说别人是错的。” “哪位主流学者的研究?” “什么?” “你可以说三位主流学者的名字,看我了解不了解他们的研究,这样是否能证明我没有哗众取宠?”杨锐是有绝对的自信的,若是谈冷门理论,他还可能不知道,但各时期的主流观点,他满脑子都是。 国内老师和学生经常用来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