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9章 功劳簿 (第2/5页)
,而在获奖之前,杨锐就有可能被诺奖委员会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 诺奖是一个很爱惜羽毛的奖项,虽然在二战以前,经常有一些错颁的奖项,之后就越来越少了,对于获奖者的背景审查,也变的越来越严格。 所以,哪怕是有蔡教授在场,杨锐也更倾向于自己掌握场面上的节奏。 舆论高地,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教授们当然是更难了。四人固然是中国顶尖的生物学教授,但没有一个人是G蛋白偶联受体细分领域的。 事实上,全中国就没有一名顶级教授是G蛋白偶联受体细分领域的,这玩意动辄上千万美元,还有茫茫多的学术竞争,国内的实验室根本是玩不转。 所以,G蛋白偶联受体项目就等于是填补了国内空白了。 落到今天,就是大家都不懂杨锐在说什么了。 不止G蛋白偶联受体是如此,其他的细分领域,对于圈外人同样是如此的不友好。 以前倒是没什么关系,反正毕业论文都是学生按照教授的指导写出来的,原本就不存在进入空白领域的可能。即使有人强行要做点不一样的东西,对于教授们来说,学生的研究层次也太浅了,细分细分,若是不够细的话,无非就是麻烦一点罢了。 可杨锐做出来的论文又岂是随便看看就能理解的。 当他再开腔的时候,在场四名教授已经昏昏欲睡了。 蔡教授看看时间,再也忍不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