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五章 我赞成 (第5/6页)
然更符合他的施政理念。 汤公和李老的施政理念要更平和一些,但杨锐的说法,却让两人的立场发生了动摇。 的确,4000家制药企业确实是太多了。 中国的经济政策一向是倾向于大而全的,因为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小而美的公司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且意味着高到难以达到的管理成本。 中国的铁路业,重型机械制造业,石油业、金融、通信、航天等领域,都是一家独大或者数家垄断的模式,就目前来看,还都是运作的比较好的行业,尤其是相比煤矿、纺织之类的行业,管理效率和利润率都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医药行业要发展,4000家制药企业肯定是不行的,甚至可以说,4000家药企的存在,让整个制药行业的生存都受到了挑战,现在是有国外的外包订单,让许多药企都活的颇滋润,但就依靠这样的低端进出口,又能延续多久? 因此,缩减药企的规模几乎是必须的。 汤公和李老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在杨锐作答之后,渐渐的陷入了沉思。 乔公乘热打铁的道:“杨锐,关停并转是个大命题,你也谈一谈。” 杨锐犹豫了一下,道:“这个是管理学方面的内容。” “你就谈药企的,医药行业是你的本行嘛,再说,你之前不是就有这方面的建议吗?”乔公毫不迟疑的将杨锐卖到了台上。 杨锐推脱不去,犹豫了一下,道:“就我看来,药企最需要的是资金,其次才是技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