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6章 向前进 (第2/5页)
量也就够做个三五组的实验下,10倍于其,说起来是能做三五十组的实验了,但是,考虑到实验的进度加快之后,项目的实验线就会变长,三五十组实验根本不够用。 当然,若是能有三五百组实验的材料,那就不仅够用,而且绰绰有余了。 项目的实验线再长,但只要每天有如此的超量供应,其他组就不会断顿。 最重要的是,杨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尝试了。 实验就是试验,尝试的多了,就更容易得到正确的结果。 中国学术界,其实一直有一个习惯,或者说是幻想的模式,就是先通过超量的理论计算,来完成大部分的实验的前置工作,也就是用试算代替试验,接着,再用实验来验证试算的结果,成功则成功,不成功则再算。 这样的幻想模式,想起来是很美好的,实际上却很少发挥作用。 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几次大的科研项目,不管是两弹一星,还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又或者多个工程和产业项目,只算物料成本,比国外科研机构便宜不了多少,若非如此,也不会重新出现造不如买的论调了。 事实上就是,国外实验室也是做试算的,而且,因为人家的学者更有经验,接受的系统教育更完善,反而算的更好——更悲哀的事实是,即使试算的再好,做实验的时候,该错的还是要错,该重来的还是要重来,所以,物料成本总归是少不了的。 至于人工成本,国内学者亏的就更多了。在90年代以前,中国随便弄一个高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