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八章 我们发房子 (第3/4页)
传工程实验室的研究员,能解决住房和北丶京户口。” 此言一出,所有调侃的话,全都没有了意义。 相比后世,80年代的北@京房价是不贵的,集资建房的话,单位职工只需要出建设成本就可以了,或许比河@北的小镇盖的单位房要贵一点,但也就贵个三五七成到头了。 所以,80年代人是不说房价贵的,大家只知道,弄一套房子是极难得的。 集资建房是一条路,也有好的单位是直接分配的,除此以外,市里和区里的楸管局,也有一些房子可供分配。 但不管是哪条路,京城的土地总是有限的。政府更是将人口和经济的增速看在眼里,以至于不敢轻易出让土地——即使是出让,因为目前是无偿划拨的形式,抢着拿走土地的,也是大机关和大企业,在普通单位里等分配的普通人,依旧是轮不上分房。 一家三口住10平米的房子,在85年的京城,条件就不坏了,一家五口住5平米的房子都属于正常。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京城如此,各地的省城也不轻松,尤其是以穷著称的研究所,许多人依然住着60年代的简易平房,家里不够住是普遍现象。 事实上,一家三口住两室一厅的好事,要等90年代,才轮得到普通工薪阶层。 而在85年,有自家厨房,已经属于高标准的生活了。 正常人要过上高标准的生活,要么就得是领导干部,要么就得是有年资的老同志,否则,全凭运气了。 比如说,有单位正好建房,给你赶上了。 这样的单位,还最好是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