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三章 稳赚不赔 (第4/7页)
近千亿,年销售额过百亿,但要论新药的话,每年能有三种就算不错了,而且,说不定还是相同靶点的不同化合物组成的新药。就像杨锐的去铁酮最后留下了七种活性物质,如果这七种活性物质都通过了临床实验,那就等于有了七种新药。 去铁酮受到多家公司的重视也是这个原因,去铁酮本身的销售额可能是不高,但它有极大的几率通过临床实验并上市,这一点就足够各家公司聚焦了。 杨锐日后的工作,只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而捷利康的规模却不能贸然扩大。 医药公司其实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当年合成出来的化合物特别多,或者当年找到的靶点特别多,怎么办?太好办了,明年再做啊。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叫做技术储备。 华尔街给制药公司做估值的时候,储备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不止是合成化合物可以储备,有多少三期临床,有多少二期临床,有多少动物实验通过的药物,也都可以是储备和评估时的参考。 而以杨锐的速度来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发明被公司储备起来,哪怕储备之后的研究更赚钱,杨锐也不乐意。 他是需要大量的乃至于天量的资金的,但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赚钱。 杨锐注定是要寻找捷利康以外的合作伙伴。 若是应允了阿诺德的许诺,或者等到去铁酮上市以后,捷利康就不会轻易放杨锐出去了。 到那个时候,捷利康一定会加强与杨锐之间的关系,或许会因此产生大量的短期效益,但那并非是杨锐想要的。 阿诺德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