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1章 (第2/3页)
题更加安全,但他不是不懂经济的人,知道印刷那么多试题,是多么浪费的行为。 现在之所以提出来,是希望包卿以及……苏姑娘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他觉得,像苏姑娘那么聪明的人,一定考虑过浪费的问题,有解决的方法,才会说出来,而不是无的放矢。 因此,赵祯期待的看向包拯。 包大人:…… “是,”他只能拱手行礼,然后带着这个大难题,回去找公孙先生想法子。 公孙先生听完,思索了几许,并无万全之策,不过,“既然是苏姑娘提出的,她一定有办法。” 公孙先生和赵祯一样相信苏叶的智慧。 包大人点点头,让展昭请了苏叶来。 苏叶听完,笑着道,“我倒是有一个剑走偏锋的方法,就是怕包大人会认为有辱斯文。” 包大人摆摆手,“但说无妨。” “其实很简单,把那些试题装订成册,卖给下届科考的学子,相信他们知道这些都是本届可能用到的题目,都会买一本回去练习。”苏叶道,“这样一来,不说五六份,二三十份都没问题。” 这就是后世的历届高考题啦,哪个高三学生没刷几本高考题? 当然了,后世可以这么cao作,但这个时代把朝廷的威严和面子看的很重,历届考题别说卖了,流传出来的都极少,只有那些大族或者大书院,才会专门收集。 这也属于垄断资源的一种,能有效的防止寒门出贵子,除非是天资聪颖,不然相同条件下,一个拿历届考题训练过,写了文章还有老师和家中长辈指导的学子。 和一个完全接触不到这些试题,正式考试之前,一片茫然的学子,谁考上的概率更高一点? 显而易见嘛,所以科举考试进行了这么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