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4章 (第2/3页)
这个年纪,再养几年,确实可以在府里做一些杂活了,好好培养,会比外面买来的更得用,也比那些经年老仆更顺手。 林如海摇摇头,“林家不需要这么多仆人,我会安排人教他们一些手艺,长大了也能谋个不错的营生。” “这倒是好,那我也不能小气,我出五百两,其余就全权委托给你,”不是江右良不愿意上心,实在是他公务繁忙,真的没时间考虑这些。 再加上他是本地父母官,带头管这个,会让人产生错觉,比起府衙开办的慈善堂,他青睐相信这个民间创办的。 这样一来,哪个富户还愿意捐钱捐物到慈善堂? 慈善堂的资金来源,除了一部分朝廷拨款,和当地府衙的支持,大头都是当地富户的捐款。 慈善堂是由朝廷统一管理的,派到各地的管事,也都是朝廷中人,但朝中资金有限,分散到全国各地,就微不足道了。 因此朝廷要求当地衙门也承担一部分,富裕的地方还好,像姑苏城,府衙每年收上来的税收都不是一笔小数目,除了上缴朝廷,还会留下一部分,用于维持府衙的开销。 姑苏这部分钱是有剩余的,因此每年都可以拨款到书院和慈善堂。 姑苏文风鼎盛,多赖于此,全国十大书院,姑苏占了整整三家,另外还有三家分别在金陵,杭州,江西,剩下的两家在京城,一家在山东,一家在四川。 因而江南的文人几乎是一骑绝尘,每届科举,考中的人数都能占到三分之一。 另外,江南的慈善堂也是规模最大的,像姑苏这一家,就收拢了孤寡老人两百余人,孤儿七百多人。 整个姑苏城,几乎看不到小乞儿的存在,只因为八岁以下的,都被送进了慈善堂。 这么多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