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心向大汉 (第3/5页)
汉朝断了往来冒充使者入关,这才有了去年的“白骆驼”事件。 “想必是那帮康居粟特人不甘心空手而归,又心存报复,便大着胆子掘了我大汉将士的坟冢。” 奚充国咬牙切齿,骑行在队伍最前方,恨不得早点到伊循城,管他是使者还是商贾,定要让其付出代价! 他们已经彻底离开了布满沼泽和芦苇荡的罗布泊畔,一个小渔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草滩上放牧的牛羊,亦有驴马骆驼。 随畜牧逐水草,这才是楼兰国的经济支柱。 而离开草滩后,随着碧绿色的孔雀河越来越近,也渐渐出现了开垦的旱地,和种植谷物的农民。 任弘发现,和罗布泊旁披着野鸭羽御寒的楼兰人不同,这一带的楼兰人穿得要好些,尤其是女子,头戴尖顶毡帽、斜插禽鸟翎毛,腰上是如短裙般的羊毛腰衣,脚踩毡靴,手上还挎着草编小篓,在播撒春小麦的种子,只是十分粗放,想来收成不会高。 这便是楼兰国的三类人群,渔猎者在湖泊森林捕鱼狩猎,农耕者集中在几个小城里居住,在城边的冲积平原上种植小麦,游牧者则在不适宜耕作的草地上畜养牛羊驴马,相互进行交换,易其有无。 而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则是“城主”。 各城城主再向楼兰王效忠,这楼兰国显然还处于封建制早期,国土虽然看上去很广袤,但人口只有一万多,相当于汉朝一个县。 伊循城便位于楼兰国东北角,横亘在西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