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种战将_第70章掩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掩杀 (第3/4页)

第一人更换弹夹。

    三人组轮换扫射鬼子兵,自始至终保持着火力覆盖目标区域内的所有鬼子兵。

    这种组合在整个阵地上蔓延而开,彼此也在兼顾协防,一方遇危左右逢源打压,俨然形成为一个整体弹幕向外推进。

    最奇异地是部队没有对手无寸铁的鬼子炮兵开枪,而是以驱散的方式迫使炮兵冲击小鬼子的工事防线。

    杨关没有参与行动,而是一跃而起,屹立在一米多高的工事之上,端着重机枪俯视全场,偶尔为部队解围。

    环视整个重炮阵地,鬼子炮兵在惶恐之中溃逃,向临淮关方向奔命。

    这一股四百多人的炮兵便成为人rou盾牌,阻挡了远处反应过来的鬼子兵的射击视线。

    打还是不打,远处的鬼子兵纠结了那么一刹那,便迎来索命的弹幕笼罩。

    鬼子兵几乎没有反击之力,刚一抬枪便被一梭子子弹洞穿了身体,死在惊悸之中。

    屠杀,又见屠杀,杨关冷漠地欣赏着屠杀战,就该这么打,杀光所有的浸略者。

    杨关心里很清楚,小鬼子的重炮阵地看似漏洞百出,实则布防得很严密。

    依据常理来说,驻防重炮阵地的防线应该在三百米之外,甚至于更远的距离,以便更好的防御炮阵地的安全,也是避开炮火声浪的必然选择。

    不过小鬼子也许被先遣队突袭得警惕起来,才出现这种近距离驻守的现象。

    同时也是一种必然措施,防御圈太大难以防守,兵力也太分散,不利于巩固炮阵地的安危。

    而放眼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