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章 小雀儿 (第1/9页)
美国中产阶级的维系还与居民的不断流动性分不开,这包括地域上的流动和社会层次上的流动。西部广大的廉价土地为美国提供了流动环境,人们来去匆匆,皆为利益驱动。 在美国决定社会地位的不是出身与特权,而是工作与财富。正如富兰克林所说,美国人不问你是什么人,而问你能做什么事,因为他们所推崇的是能力,而不是家庭背景,在这种情形下,一个固定的显贵阶层难以形成,这使得美国的中产阶级社会得以持续下去。 虽然李安生并不认同美国的有些政治与经济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他借鉴美国的经验,在东北推广农业社会促成中产阶级。 让他惊讶的是,中华民国同样没有户籍限制,好像连袁世凯等人脑子里都没有这个概念,跟他们说户籍制度,他们说不定还听不懂,他们不是一国的。 李安生很伤脑筋,后世的户籍制度到底是谁提出来的? 不过,究其历史,他才发现,原来户籍制度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深入人心,习惯成自然,成为了骨子里的东西。 户籍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一是管理制度。 户籍登记,商朝时期就有,这倒是很正常。 但是户籍管理制度,则是中国古代就有的一个极为不公正的制度。 户籍管理亦即人口合法居住地的管理,所谓“合法”即政府将其编入户口册簿,视为一地正式居民。他们既承担国家赋役,又可享受让子女参加科考等权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采用“编户”、“定籍”的办法管理户籍。如建立居民组织:五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