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四百二十八章 人事大变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八章 人事大变动 (第2/6页)

式的封建羁绊,他们是最热心推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社会群体。

    美国农业社会的民主传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也得以形成,而美国的农业社会也诞生了大量的中产阶级。

    东北走的正是这条道路,但又有所不同。

    李安生处心积虑的打一场中俄战争,正是为了促进东北的工业发展,不仅是重工业,还有轻工业,这种直接的迅猛的刺激,使得大量的粮食转向了加工行业,大量的人口转向工业,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利润,来促使农业经济进一步的深化。

    与美国的道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在中国其他地方是没有的,而李安生也在进一步鼓励关内百姓移民外东北,进一步开发外东北与西伯利亚,不仅能够扩大这种农业社会,还能够促进关内的状况得到改变。

    由于大量的人口迁移到东北,甚至是外东北、蒙古等地,使得关内的土地压力减轻了许多。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地主找不到佃户的现象,尤其是一些顽固思想严重,仍然不停进行土地兼并的地主。

    农民土地短缺是由官僚、地主、商人对土地的大规模兼并和沉重的人口压力造成的。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主要依靠自身劳动力,年复一年地以落后的耕作方式进行生产。在沉重的地租剥削下,处于入不敷出的艰窘境地。由于土地短缺,特别是土地占有不平衡与人口压力的双重作用,将农民推出家门,迫使他们走上迁移之路。

    中国人讲究在家乡生存,离乡的人最大的梦想也是落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