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线僵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线僵局 (第2/13页)

弹,却毫无用处。

    中国军队到来之后,帮助德国进一步的修建炮台、堡垒与工事,修建各种防御设施,又能防御好,又能杀敌的要塞上的要塞。

    事实上,青岛这个小小的战场并不引人瞩目,世界的目光依然聚集在欧洲,聚集在了那么一群人身上。

    马恩河战役之后,战斗又持续了十天但收效甚微。随后,在一连串的血战中,双方轮番试图迂回对方的翼侧,史称“奔向大海”。

    阿尔贝国王率领他的野战军于10月6日撤离被围困的安特卫普,9日该城陷落。法尔肯海恩使用他的高唱战歌向死亡前进的年轻志愿兵,试图在低洼的佛兰德平原第一次伊普雷战役中,突破联军防御薄弱的战线。在一个月(10月12日11月11日)的血战中,从防线中部调到翼侧的英国部队、比利时部队,加上法国后备部队,借助洪水泛滥——比军利用涨潮,打开闸门,让海水泛滥成灾,勉强顶住了德军突击,并且发动了一场徒劳的反攻。

    泥泞、鲜血与恐怖相结合的伊普雷战役,是1914年西线的最后一场大战役。由于几个月激烈而连续的战斗喘不过气来的、疲惫不堪的交战双方,都在挖掘堑壕,设置带刺铁丝网,构筑固定阵地;在随后3年中,双方阵地的进退都不超过10英里。机关枪占据着统治地位。

    1914年以德国人在西线控制法国最富庶的地区而告终。率先投入战争的各国军队的骨干都消耗殆尽。法国的伤亡人数远远超过50万人。英国远征军的正规部队士兵,俗称“汤米?阿特金斯”,实际上已在伊普雷和那以前进行的战役中打光了。比利时人丧失了大部国土,和大约百分之四十的野战军。但是德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它输掉了这场战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