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击 (第3/9页)
英、法、俄三国”,确立日本对东洋的利权,‘怀柔中国的当权人物’,争取日本在世界上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的地位。 外相加藤高明力主赶紧参战。正是在这情况下,大隈信内阁急急忙忙地展开了参战外交。 8月4日,日本公开表示“严守中立”。然而日本并未守信诺。8月3日,英国决定对德作战。4日,英国对日本表示希望:“如果战斗涉及到远东,香港和威海卫遭到袭击,英国政府相信日本政府将给以援助”。 8月7日,英国正式要求日本海军搜索并击沉在“南中国海”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伪装巡洋舰,并附带谈到:“当然这就意味着日本对德宣战,但是英国政府认为这是难以避免的”。 日本既然把一战爆发视为“天佑”,无不挖空心思地找到合适的理由,以便师出有名。英国的要求是适逢其时。大隈内阁撕下了短暂的“中立”面纱,于7日晚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参战事宜。8日黎明,内阁会议结束时已决定向英国政府提出,把日本参战的理由规定为:“由于战乱余波涉及东亚,日英同盟之目的濒临危险,英国政府根据该条约向日本政府要 同时,日本也在紧急制定对日作战计划,也就是攻击青岛德军。 在日本看来,这是夺取德国在山东半岛利益的天大良机。 日本这是在冒险,赌中国不敢冒着与协约国作战的危险,对日本作战。 既然协约国想要将日本拉入战争,那么日本也不介意扛着大旗,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在反复的推测与衡量之后,日本上下一心,决意对青岛动手。 明治维新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