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四百三十七章 先达成一致再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先达成一致再说 (第3/9页)

多,数量浩大,明治维新时期其他任何一项改革都无法与之比拟。

    日本的近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全面完成为止,用了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其中前20年,主要是引进、消化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巩固新生政权的阶段,也是从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为以后经济发展培养力量的阶段;后20多年则是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阶段。

    日本近代学校体系从建立到完善,始终是适应近代化的需要,服务于“富国强兵”总目标的。

    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知识水平。新学制实行仅35年,就基本普及了初等国民义务教育,谱写了日本近代教育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章,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堪称奇迹。二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从1878年到1900年共培养出35200多名大学毕业生,满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三是实业技术教育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明治政府办教育,从开始就较重视实业技术教育。产业革命刺激了实业技术教育的发达,而庞大的实业学校网络,又不断地为企业输送熟练的技术工人。产业革命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增长,实业技术教育的普及也是原因之一。

    李安生费尽心机掀起中日军备竞赛的原因,也有一点在于,拼命的打击日本的经济,试图阻挠日本对教育的投入。

    中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踩着日本的尸体实现的,已经初见成效,至少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使得日本的经济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