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第3/4页)
两两的议论后都提议尽快立储一事。 皇子一共有四个,大皇子是柳夫人的儿子,二皇子是皇后所出的嫡皇子,三皇子多年前在别院染病暴毙,四皇子是苏贵嫔所生。 考虑起来,单凭身份来说,二皇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大臣们也都纷纷提议立二皇子为太子。 胥天宇思量片刻道,“朕会尽快确立储君人选,爱卿们有何意见大可畅所欲言。” 他这么说就是不想立二皇子为太子,因为他怕赵家独大,而赵家并没有完全为他所用。 丞相是他的人,从贤妃进宫以后他一直用那种手段对贤妃也是不想她有子嗣。 太后告诉过他,丞相野心太大。人可用,但不能让贤妃诞下皇室子嗣,否则可能就会出现丞相携皇子逼宫的那一天。 储君一事,他不是不想立,而是还不能立,本想一切尘埃落定后再选次秀。 然后再找个合适的女子为他诞下皇子,立为储君。 “吾等皆以皇上为尊。”众臣子跪地行礼道。 大殿中仅剩袁国公和胥天翔站的笔直,两人却一直一言不发好似储君之事和他们无关。 恰恰此事又是胥天翔挑起的。 退朝之时,胥天宇推说再好好想想,过了中元节后再议。 赵书源早就听出了胥天宇话中的意思,退朝时故意往淳王身边凑了两步,本想和淳王说两句话却被前来传话的内官打断。 “淳王殿下,太后请您过去一趟。”内官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太后听闻了胥天翔在殿上提及立储君之事,因为觉得胥天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